東南網9月25日訊(本網記者 陳星宇 鄭曉丹)讓傳統以更豐富的內容呈現,讓設計以更新潮的方式演繹。9月25日,由中共福建省委宣傳部、福建省人民政府臺港澳事務辦公室、福建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福建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福建省教育廳、福建省科技廳、福建省文化和旅游廳、福建省廣播電視局、福建省文化改革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推動,東南網承辦的第六屆(2019)福建文創獎評選進入終評階段,325件入圍作品在福州三坊七巷朱紫坊進行展覽,接受專家評委現場評審。 件件精品 評委驚呼“眼前一亮” 今年大賽以“傳藝新生?非凡造物”為主題,通過“文創+”模式,深度融合現代文創與傳統手工藝,按照“文化旅游產品類”“工藝創新產品類”“非遺文創開發類”“文博創意產品類”“城市IP類”進行征集,共計收件1716件,初評入圍325件。在今年的4月和8月,組委會還分別在莆田與南平舉辦了文創獎推介會暨城市IP主題沙龍活動,吸引了眾多文創愛好者關注。 在評審現場,三件刻有福州元素的軟木畫作品引起專家的關注。作品以福州市優秀名勝古跡古厝為主題,以古園林、古街區、古塔等,與傳統手工藝特點相結合,具有獨特的藝術風格和濃厚的民族特色。作品以傳承傳統手工藝為基礎,貼進日常,加入燈光和音樂,感受浪漫福州,亦可作為小夜燈,在實用性上是軟木畫行業上的一次工藝創新。 “一幅永泰地區大自然的千變萬化,讓我們感受到了一份山林氣息。”書境文化傳媒有限公司設計的“永泰游禮”讓眾人眼前一亮,該作品設計分為“特產+兒童益智玩具+紀念品”旅游伴手禮系列組成,三大特色產品作為永泰的伴手禮將文化創意產品融入大眾生活,讓游客走近永泰、了解永泰、愛上永泰、帶走永泰。 由福建博物院推薦、曾榮獲“首屆海峽兩岸大學生博物館文創藝術設計大賽”優秀獎的作品“林則徐寵辱皆忘印橡皮擦”同樣廣受現場專家好評。據史料記載,林則徐被貶新疆之際自制印章一枚,上刻“寵辱皆忘”四字,告誡世人應正確地對待成功和失敗。該橡皮擦設計成不規則的形狀,也寓意人生如同橡皮擦一樣,要保持自己的個性,不要讓生活把你的棱角磨平。 用閩南元素打造創意產品。 東南網記者卓志沐 攝 貼近市場 推動福建省文化創意產業高質量發展 本屆大賽終評邀請石偉、吳志躍、江紹雄、袁勇麟、黃翊等多位國內權威文創專家組成本屆評審委員,評選各類作品的金、銀、銅獎。 “今年作品的品質普遍較高,實用性、美觀性、便攜性和性價比也越來越,今后對我省的旅游和文創發展具有動作用。”福建省海峽文旅創意產業協會會長石偉指出,文創如何與旅游結合是一大課題,也是個新課題。如今旅游市場越來越繁榮,特別需要好的文創+旅游產品,而今年的福建文創獎吸引了不少年輕人加入,新的思維讓作品顯得格外生動、貼近市場。 福建博物院院長吳志躍表示,近年我省文創產業蓬勃發展,許多文創產品已走出福建,影響全國,今年福建文創獎的作品相較于往屆,作品數量、品質都有所提升。參賽作品既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的深厚底蘊,又富有時尚氣息,具有文化創意的活力。 “對于文創品來說,創新是最重要的一環。”艷遇中國創辦人兼首席設計師江紹雄說,文化創意產業的興旺發達需要政府、企業、學校和社會共同的努力,在傳承的基礎上激發創新活力。今年福建文創獎看到了許多過目不忘、喜聞樂見的作品,這令他既驚喜又欣慰。征集期間的推介會為文創獎在地方打開了影響力,吸收了更多優秀的文創設計人才、設計團隊,希望今后福建文創獎能夠推出更多的創新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福建師范大學社會科學處處長袁勇麟連續擔任了福建文創獎六屆評委,他表示相較往年,今年福建文創獎征集的展品更為豐富,尤其是新增的“城市IP類”,更是讓他眼前一亮。袁勇麟說,往屆賽事多為學生投稿,許多作品只有概念,但今年大賽看到了文創公司推薦的不少成熟作品,不僅設計精美,且面向市場推廣,真正做到了“打通最后一公里”。 中央美院建筑設計研究院城鄉文創中心副主任黃翊對現場的非遺文創展品贊不絕口,他表示,福建省非遺文化豐富多彩,非遺展品既拉近了文物和公眾的距離,讓傳承千百年的文化遺產逐漸“活起來”“火起來”,也推動了文化產業發展和文化消費升級,在精準扶貧、鄉村振興、文旅融合等方面將發揮積極作用。 福建文創獎自2014年啟動,每年一屆,已連續舉辦五屆,通過搭建文化創意競賽、研討、展覽、推介、人才培養、產業對接平臺,打造最具影響力的福建文化創意綜合性品牌賽事。今年福建文創獎優秀作品展于9月26日—28日在朱紫坊首次面向公眾開放,歡迎廣大市民前往參觀,獲獎作品也將于近期在東南網(//www.fjsen.com)進行公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