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官方的文創IP孵化器 孟昭洋口中的“組織”,在缺席市場多年后,如今在三坊七巷出現了興起的可能。 2017年1月,三坊七巷文創中心宣告成立,成為景區首個自營的旅游伴手禮和文創產品直營店。300多平方米的店面里,擁有600多種與三坊七巷等福州本土文化有關的文創產品。 游客在選購文創產品 售賣、展示、體驗,文創中心儼然是一家三坊七巷“文創超市”。成立之初,文創中心被定位為海峽兩岸文創交流合作平臺、三坊七巷景區文創IP孵化器。意圖整合兩岸文創資源,培育三坊七巷文創品牌。 但中心負責人池女士坦言,文創IP孵化器的工作尚在醞釀,需要引入更多資源才能在功能上進行完善。“前期我們的工作主要是豐富商品品類,讓游客有更多購物選擇。” 文創中心前期與厝邊、誠思等本土文創公司合作,將食品、明信片、鑰匙扣、抱枕、手賬本、手機架等文創產品引入店鋪銷售。 此外,中心還引入了集中代表閩都文化的大漆、油紙傘、軟木畫、牛角梳、漆器、茉莉花等工藝產品,充實店鋪內容。此后,合作的公司擴展到26家。 以三坊七巷標志性景點為原型的鑰匙扣 文創中心出售的書簽 那么,什么樣的文創產品能夠進入文創中心,獲得官方渠道的接納和核心景區的流量? 文創中心會不定期對申請入駐的商家進行評審,評審的內容包括文創企業的設計定位、產品質量、企業資質許可等。然而,只有文創設計、未注冊公司的文創團隊,并不能讓文創中心發起評審。 |